市县动态

一缕“乡愁”带动“农文旅”新经济

  • 时间:2025-04-09

  • 浏览:137

  • 来源:绵阳市三台县供销社

  • 作者:

  • 字号:
  • 打印

  • 分享:

这座由土坯房改造的“乡愁”供销社,生动再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供销社场景。店内陈列着粮票、毛巾、老式自行车等旧物,以及可供购买的“秋林四宝”:黑山羊羊肉、侯氏蜂蜜、猪板油酒和四方挂面等特色商品。供销社的门口摆放着村委会提供的几把木椅,为过往的游客和村民提供了一个歇脚、聊天的场所。

1744189990231028283.png

村民们对三台县秋林镇红星村的发展深有感触。秋林古驿道起源于先秦时期,最开始是和郪江古道并行,是通往巴蜀两地的重要道路之一。到了明朝时期,因为元末明初的时候战乱,金牛道损毁,而秋林古驿道成为成都至西安的唯一通道。近代以来,随着交通路线的变迁,秋林驿失去了交通要津的地位,渐渐被外界的人们所遗忘。所以尽管红星村环境优美,但因地处偏远、人流量少,很少有游客到访。

2019年起,秋林镇政府在红星村土坯房的基础上打造了村史馆,围绕“农耕体验”这一主题,陆续举办了系列文化活动。由于村史馆的单一性对发挥带动“农文旅”发展的作用较弱。2024年,秋林镇供销社在三台县供销社的指导下,同镇政府在红星村莲花池旁共同打造了“乡愁”供销社,“乡愁”供销社以供销文化历史馆为依托,以忆供销促发展为主题,融入供销社“扁担精神”“背篓精神”,在社内设立了文创产品展销区、非遗产品展览区、“供销助农”区、特色产品展销区、农产品自产自销区、业务洽谈区和美食区。让厚重的供销历史文脉和特色农产品交相辉映,吸引众多居民前来,进一步带动当地文旅资源的发展。

1744190011031042377.png

红星村村民范登水说:“现在我们的莲花池山清水秀,一眼望得到山,低头看得到水。'乡愁'供销社打造之后,来耍的人越来越多了,我们秋林当地的农产品也卖出去了。”

用足文旅优势,盘活乡村风光。“乡愁”供销社的老物件、古驿道的青石板,都在默默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。通过挖掘文旅资源,“乡愁”供销社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来,也让秋林镇重拾了文化自信和发展的新动力。去年,秋林镇的旅游接待人数超过1万人次,相关短视频网络点击量也突破了10万次。“乡愁”供销社的打造让我们看到,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提升,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
责任编辑: 周钰